白露别贪凉,饮食跟着节气养
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。”当白露节气悄然来临,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,阴气开始滋生,昼夜温差拉大,空气也愈发干燥。从中医角度来看,此时人体极易受“秋燥”“寒凉”之邪侵袭,尤其呼吸系统首当其冲。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,避开“贪凉阴冷”的误区,是白露养生的关键。
饮食:滋阴润燥为主,坚决忌贪凉
白露时节,“秋燥”是最突出的气候特点。中医认为“燥易伤肺”,同时昼夜温差大,脾胃也易受寒凉刺激。因此饮食上需遵循“滋阴润燥、温养脾胃”的原则,同时严格避开生冷寒凉之物。
(一)宜吃:温润养肺的“白露食材”
白色食物护肺:中医有“白色入肺经”之说,白露可多吃白色食材滋养肺部。比如雪梨能润肺生津,可蒸食或煮成雪梨百合水,避免直接生吃加重寒凉;银耳被誉为“平民燕窝”,搭配莲子、枸杞熬煮成羹,既能滋阴润燥,又能补养气血;山药性平味甘,既能入肺补肺气,又能入脾健脾胃,清炒、煲汤或蒸食都很合适。
(二)忌吃:三类“伤身食物”要远离
忌生冷寒凉:白露后脾胃功能逐渐减弱,冰西瓜、冰奶茶、生鱼片等生冷食物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腹痛、腹泻,还可能让寒凉之邪侵袭肺部,诱发咳嗽、哮喘。即使天气仍有余热,也建议将食物放置到常温再吃,饮品以温热为主。
忌辛辣刺激:辣椒、花椒、生姜等辛辣食物虽能驱寒,但会加重“秋燥”,导致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,甚至诱发支气管炎,白露时节应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。
忌油腻难消化:秋季人体代谢减慢,油腻食物如炸鸡、肥肉等会加重脾胃负担,导致消化不良,进而影响气血生成,降低肺部的防御能力。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多吃粥、汤、蔬菜等食物。
中医认为“肺在志为悲”,秋季万物凋零,人易产生悲伤、抑郁等情绪,过度“悲秋”会损伤肺气,导致肺部功能下降。白露时节应注意调节情绪,可通过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,保持心情舒畅;也可外出欣赏秋景,如看枫叶、菊花等,感受秋季的美好,转移负面情绪,让肺气得以宣畅,增强肺部的健康。
作者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医师 李周阳
审核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名医堂主任中医师 王圣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