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av片

日本av片>详情

小暑:防暑祛湿,养心安神

来源: 健康辽宁发布时间:2025-07-15

  “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户牖深青霭,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,蟋蟀莫相催。”

  ——《小暑六月节》唐·元稹

  当太阳运行到黄经105°,小暑如约而至。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标志着盛夏正式开始。此时气温升高、雷雨增多,自然界的阳气达到鼎盛人体易出汗、耗气伤津易受暑热和湿邪侵袭。

  一、饮食调养

 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避免油腻、辛辣食物,减轻脾胃负担。

  饮食建议:

  清热解暑:可食用西瓜、绿豆、冬瓜、黄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

  健脾祛湿:可食用薏米粥、赤小豆汤、茯苓糕等

  养心安神:适当食用莲子、百合、银耳等,缓解心火旺盛。

  推荐药膳:

  荷叶粥:荷叶清热解暑,粳米健脾,适合暑热天气

  绿豆薏米汤:绿豆清热解毒,薏米健脾祛湿,适合湿气重者

  莲子百合汤:莲子养心安神,百合润肺止咳,适合烦躁失眠者。

  二、起居建议

  晚睡早起: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,适当晚睡早起。但应注意晚睡不宜超过23点,早起可在清晨6点左右

  午休养神:中午可适当午休30分钟,缓解疲劳,养心安神

  保持通风:夜间睡觉时避免空调温度过低,防止寒邪入侵。

  三、运动健身

  暑热伤津,所以夏季运动强度要适当降低,活动量也应适当减少。一般来说,运动时间30-60分钟为宜。

  少动多静:避免剧烈运动,防止大汗淋漓耗气伤津

  选择合适时间: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较为舒缓的运动,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等

  适度出汗: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,避免过度劳累。出汗过多时,适当饮用盐开水或绿豆盐汤,切饮用大量凉开水,不要立即用冷水冲头、沐浴。

  四、调畅情志

  夏季心火旺盛,宜静心养神,戒躁戒怒。可通过冥想、听轻音乐、练习书法等方式保持心境平和。避免情绪大起大落,减少心火过旺引发的烦躁。常按“神门穴”“劳宫穴”安神定志。

  小暑时节,养生需顺应“暑热”与“湿邪”并重的节气特点,重点做好防暑降温、健脾祛湿、养心安神。通过清淡饮食、适度运动、规律作息和情志调节,可有效预防中暑、湿热病及慢性病复发,保持身体健康。中医强调“天人相应”,顺应自然规律,才能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。

  作者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治中医师 张诗雪

  审核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 王圣治

【附件下载】